提要文摘: | 本书围绕国学的传承, 从章太炎晚年办国学讲习会开始, 一直写到姚奠中百岁后对国学的讲授, 通过师生两代人都对国学有着深厚的情怀, 并在传承中展现出国学的深层力量, 探究国学的魅力与前途。章太炎的一生多姿多彩, 早年是革命先驱, 晚年则将传授国学视为最后的归宿。1935年9月16日, 章氏国学讲习会正式开讲, “以研究固有文化, 造就国学人才为宗旨”。姚奠中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为章太炎的学生, 可以说, 在所有同门弟子中, 姚奠中是传承章太炎国学最为长久的, 也是全方位的。他不仅办过菿汉国学讲习班, 撰写过《章太炎传》《章太炎学术年谱》等作品, 促成了“纪念章太炎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国学研讨会”等学术活动, 而且直到100岁时, 还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薪火相传翰墨流光 —— 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 101岁临终几个月前, 姚奠中仍像章太炎晚年一样讲授国学。对于国学, 多数人是从国学知识入手进行学习的, 而本书却是在章太炎、姚奠中丰富的人生经历中, 在他们生活的历史环境与日常实践中, 从他们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中, 探究国学乃至国学对于人生的价值。如此, 国学不再是枯燥的, 而是融入到生命中的, 是从人生故事自然走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