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价格: | 978-7-5161-9735-6:CNY56.00 |
|---|---|
| 作品语种: | chi |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 题名责任者项: | 媒介场中基于欲望主体的文学存在方式动态研究/.赵玉著 |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
| 载体形态项: | 197页:;+24cm |
| 一般附注: | 本书为2014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媒介场中基于主体的文学存在方式的动态研究”结题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场中基于文学主体的文学活动研究”阶段性成果 |
| 提要文摘: | 本书试图运用相关媒介理论,考察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同时文学在对媒介的同化与顺应中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即文学的通变之道。文章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提出了媒介场的概念,以整体的、动态的、历史化的方式呈现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异质趋向,力求避免文学阐释中内部/外部的取舍,自律/他律的区分。本书试图突破由于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所造成的语码危机、文学的衰落这种对抗式的思维模式。在媒介场域的整体语境下,把文学置于“通变”的辩证发展观中,既与其他媒介形成交往对话关系,又保持自身的媒介发展优势。 |
| 题名主题: | 文学研究 |
| 索书号: | I0/Z46.3 |
| 中图分类: | I0 |
| 个人名称等同: | 赵玉 著 |
| 记录来源: | CN 北京新华书店首都发行所有限公司 20180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