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文摘: | 粮食问题是国家的战略问题, 也是重要的民生问题。2004年后, 中国的粮食价格逐步由政府控制走向市场调节, 受市场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由此导致粮食主销区面临的粮食价格波动也越来越大, 逐渐成为粮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书针对此问题, 在综述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市场”与“政府”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构建了主销区粮食价格调控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在此框架和思路统领下, 本书进而从四个层面对粮食价格调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第一层面是结合北京市粮食历史基本情况, 分析了目前粮食主销区的粮食消费、粮食供给和粮食价格调控政策。第二层面是分析北京市以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和粮油批发市场为依托主体的粮食价格调控方法和手段及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并结合实际的食用油调控过程进行了价格波动及调控案例分析。第三层面是主销区粮食价格调控面临的外部国际环境, 包括世界粮食供求格局的形成和国际粮食企业的垄断经营, 以及其对中国粮食供求的影响。第四个层面是以韩国粮食供给、需求和调控的经验为借鉴, 构建出北京市粮食价格调控的主要目标、原则和总体框架, 得出了相关价格调控的结论, 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相关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