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文摘: | 本书是广州大学副教授姚睿的一部研究著作。全书由五个章节组成, 主要探讨的是本土电影的创作类型演绎、境外电影风格技巧的观念启示以及产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既有对本土类型电影的建构回顾, 又有对境外电影的分析探讨。该书第一章从内容叙事的角度详述了90年代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与非整一性、状态化的叙事策略, 并对新世纪以来的国产电影的本土化实践进行研究, 探寻出本土化类型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代特征与现实意义。第二章分析了当代韩国犯罪片与泰国爱情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并对风格独树一帜的当代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与扎克施耐德进行大师研究, 发掘出域外类型电影及电影大师的经验对中国电影发展的启示意义。第三章通过电影案例分析, 对影片声音设计理念进行剖析, 探赜声音对影像世界的建构, 展现声音元素的叙事潜能及其蕴含的重要理论价值。第四章从人物形象与电影受众的关联、技术手段带来的游戏化风格转型、微博对电影营销的影响力, 以及数字技术对视听手段的重构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揭示出中国电影叙事与产业之间的重要关联及其产业价值。第五章对近年来在国内外电影节中斩获奖项及获得票房口碑双赢的重要国产电影进行个案分析, 描绘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