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价格: | 978-7-100-18279-9:CNY78.00 |
---|---|
作品语种: | chi |
出版国别: | CN 110000 |
题名责任者项: | 亚洲概念史研究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08 |
载体形态项: | 227页:;+26cm |
一般附注: | 南京大学双一流经费和人文基金资助项目 |
提要文摘: | 本书系主要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概念的互动关系来揭示东亚圈内现代性的异同。第6卷收录了黄东兰《跨语境的“自治”概念》、李青《论“功利主义”概念内涵在中国语境中的变迁》、闾小波《“民本主义”之输入与意涵之回归》、刘超《斯托达德的种族主义学说与孙中山晚年的中国文化观》、潘光哲《一个消失的“新名词”: “伯理玺天德”》、徐天娜《〈共产党宣言〉汉译本中的“资本家”和“资产阶级”》、宋逸炜《近代历史教科书中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于京东《“法兰西民族是一个” —— 近代法国政治语境中的概念、修辞与论辩》、赵光锐《哈贝马斯的后民族格局理论 —— 对〈包容他者〉与〈后民族格局〉的述评》、张凤阳《现代性研究的“语言方案” —— 科塞勒克概念史方法论旨趣的政治哲学释读》、费瑞实《近代中国的鞍形期及其与概念史研究的关系》、李里峰《近代中国情境下的概念史研究 —— 评方维规〈概念的历史分量: 近代中国思想的概念史研究〉》12篇文章。 |
索书号: | K300.7-55/S96/6 |
中图分类: | K300.7-55 |
个人名称等同: | 孙江 主编 |
记录来源: | CN 人天书店 20201013 |